首 页 | 本会介绍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慈善功德会 | 本会期刊 | 佛教天地 | 一日禅语 | 国学讲堂 | 明州史话 | 养生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讲堂 > 国学书苑
国学经典 解读不能替代原著
发布日期:2012-12-10  编辑: 作者: 宁波市佛教协会   浏览:次  改变字体:

于丹的《〈论语〉心得》与《〈庄子〉心得》两本书很受读者欢迎,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读者更应该感谢的,可能不是这两本心得,而是两位先贤——孔子和庄子。没有他们,“心得”也就失去了精神上的依托。

在读《〈庄子〉心得》的时候,我的眼里出现的不是庄子,更多的时候却是解读者于丹。于丹的“心得”
当然不只是一种调味,它也是一种新的催生,为读者打开一扇理解庄子的大门。从这扇大门能否抵达真正的庄子,一时还不能断言,但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心得”的力不能及之处,《庄子》、《论语》的原著却可以帮助我们到达。

可现实问题是,又有多少人还愿意去接触《庄子》与《论语》?知识越来越庞杂,读书人则似乎越来越懒惰,舍本逐末成了流行的读书观,各种各样的解读本深受欢迎,而对于原著却敬而远之。这里当然不是说解读经典不好,而是说,我们应该通过各类解读书,不断逼近原著。如果我们把于丹的“心得”当作通往原著文化的桥梁,从中走过去,继续探索,前面或许会出现广袤的原野和浩渺的湖泊;反之,如果我们把“心得”完全当作圣人之道,甚至用阅读“心得”来替代阅读经典,那么我们的文化资源,我们的想象力、理解力,只怕不是越来越丰富,而是越来越萎缩。

后人的“心得”与解读,代表的是解读者的欣赏能力与认知水平。他们也许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但是不可能代替巨人来思想。也即是说,再精妙的心得,毕竟看到的也只会是巨著的一个侧影,并且势必打上解读者的感情烙印——它可以成为迈向名著的阶梯与索道,却不能等而替之。倘如此,便是读者的懒惰与无知。

就庄子而言,我喜欢他那无羁无绊的精神优游,汪洋恣肆的惊人文采。庄子的逍遥是超越自我的逍遥,庄子的内心非常的明澈,非常的空旷。对于这样一位哲人、圣人,不是一部“心得”尽能诠释的。读一读庄子吧,读一读他的《齐物论》、《逍遥游》,你也许会发觉,我们还没有认识真正的庄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论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版权所有:宁波市佛教协会 地址:解放南路12-14 电话:0574-87304414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版本 网站访问总次数:人次

浙ICP备12045262号 技术支持:宁波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