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本会介绍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慈善功德会 | 本会期刊 | 佛教天地 | 一日禅语 | 国学讲堂 | 明州史话 | 养生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明州史话 > 对外交往
宁波佛教的对外交流--明代
发布日期:2012-12-11  编辑: 作者: 宁波市佛教协会   浏览:次  改变字体:

明朝建立后,曾多次派僧侣为国使出访日本,日本政府也派僧侣回访。僧侣兼国使互访成为明朝与日本外交往来的一大特点。从洪武四年(1371)到嘉靖二十七年(1548),日本先后共派遣29个使团由宁波入京。这些使团人员众多,少则三四百人,多则千余人。在勘合贸易实施前,日僧大多自行搭乘商船入明,目的是通过体验中国的丛林生活,学习研究禅学佛法和中国的诗文书画,这些僧人可通称为求法僧。勘合贸易实施之后,日僧都以正使、副使、居座、土官或从僧的身份入明,因兼负政府的使命,故称作使僧。作为中国佛教的胜地和出入境通道,宁波和这些日本僧人更结下不解之缘。

一、日僧在宁波

绝海中津,梦窗疏石弟子。后光严应安元年(1368,明洪武元年),他与春屋妙葩弟子汝霖良佐等一起入明,先后参谒了天童了道、道场清远、中天竺季潭诸名僧。洪武十一年(1378)年回国,留明长达11年。绝海最长于诗,当时杭州中天竺高僧如兰就高度评价其诗文,以为“虽我中州之士老于文学者不是过也”(《蕉坚稿·跋》)。归国后,住甲斐惠林寺,在阿波创建宝冠寺,后为义满请去住京都等持、相国等寺。

龙室道渊,日本天龙寺僧,原为明朝宁波府人。后花园天皇永享五年(1433,明宣德八年)足利义教特意选派龙室道渊为正使,率5艘贡舶驶达宁波。明宣宗对龙室大加赞许,特授以僧录司右觉仪之职,并颁发谕旨,令其回日本后主持天龙寺。作为回应,宣宗还命内官雷春组织答礼使团,随龙室一起赴日。次年,雷春使团一行500余人分乘5船,和龙室所率5只日船,共为10艘,一起从宁波启航驶往日本。龙室道渊不负重望,顺利修复了足利义满去世后中日两国中断20余年的邦交。

雪舟等杨,日本备中赤滨人,相国寺名僧。后土御门天皇应仁二年(1468,明成化四年)他以从僧的身份,乘大内氏遣明第3号船“寺丸”驶达宁波。他首先前往天童寺参禅游学,因佛理、学识、画艺超群,任天童山第一座。雪舟视此为莫大殊荣,以后作画题款常自署“四明天童第一座”。雪舟在宁波创作了许多名山古寺和城市风景水墨画。如《唐山胜景图卷》的局部《宁波府城东门图》,根据实景绘下的纸本水墨速写。在雪舟笔下,宁波城内房舍鳞次栉比,城外则千帆汇聚,一派繁华富庶的景象。而且,雪舟还在画上题注“宁波府东门也”、“船桥”、“日本船津”等字。真实记录了500年前宁波古城风貌。再者,雪舟通过参谒育王广利寺,据实景创作了著名的《育王山图》。此外,他创作的《山水长卷》分别根据宁波雪窦山、东钱湖、天童小白岭等处的自然景色而绘制。雪舟在来华日本画僧中影响最大,成就也最高。他将在中国所学的绘画技巧传回日本,成为日本水墨画的开创者和一代宗师,同时通过门徒的承传,形成了以山口为中心的云谷画派。(插图46)

在宁波居留期间,雪舟还结识了徐琏、金湜、倪光、李端等众多文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宪宗五年(1469)六月,雪舟即将启程回国,徐琏等人特地赶来送行。徐琏还亲笔书写了一幅《送雪舟归国诗并序》相赠,以示惜别之情。诗云:“家住蓬莱弱水湾,丰姿潇洒出尘寰。久闻词赋超方外,剩有丹青落世间。鹫岭千层飞锡去,鲸波万里踏杯还。悬知别后相思处,月在中天云在山。”其序则曰:“日东雲谷长老冲谈人也,能诗善画而性无所嗜。成化丁亥陪贡使至鄞,予获与之交,情倾意洽,欢若平生,居无何言。旋言归,怀不能舍,遂赋拙作五十八字,以道别意,伏希咲览。”这幅现藏于日本毛利物馆的诗书条幅,成为明代甬日两地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归国后,雪舟历住周防山口云谷庵、益田崇观寺、东光寺(今岩见大喜庵)。(插图47)

了庵桂梧,日本东福寺僧,后柏原天皇永正八年(1511年,明正德六年)充任正使入明。明武宗嘉其年高德劭而令住育王寺,并赐与金襕袈裟。在宁波居留期间,了庵与当地硕学鸿儒多有交往。如他在宁波上岸后,王阳明即前往拜访,与之讨论佛学问题。正德八年(1513)六月,当了庵准备从宁波启碇返国时,不少友人都前去送行,并以诗文相赠。其中王阳明所作的《送日东正使了庵和尚归国序》云:“今有日本正使堆云桂悟字了庵者,年踰上寿,不倦为学,领彼国王之命,来贡珍于大明。舟抵鄞江之浒,寓馆于驿。予尝过焉,见其法容洁脩,律行坚巩。坐一室左右经书,铅朱自陶,皆楚楚可观爱,非清然乎?与之辨空,则出所谓预修诸殿院之文;论教异同,以并吾我圣人,遂性闲情安,不哗以肆,非净然乎?且来得名山水而游,贤士大夫而从,靡曼之色,不接于目,淫哇之声,不入于耳,而奇邪之行,不作于身。故其心日益清,志日益净。偶不期离而自异,尘不待浣而已绝矣。兹有归思,吾国与之文字以交者,若太宰公及诸缙绅辈,皆文儒之择也。咸惜其去,各为诗章,以艳饬迥躅,固非贷而滥者,吾安得不序?”归国后,了庵住南禅寺。

策彦周良,原姓井上氏,京都人,日本天龙寺僧。他前后两次任日本遣明副使和正使出使明廷,在候旨进京和回国候船期间,长期驻留宁波。

嘉靖十八年(1539,后奈良天皇天文八年)五月,策彦周良首次出使抵达宁波。在待命停留期间,他瞻仰孔庙,参拜佛寺,参观了贺知章祠,并在丰氏藏书楼阅读了大量藏书;同时他请丰坊为《城西联句》作序。丰坊在序中称赞说:“吾今观公之诗,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思深。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序后自署“大明国前进士、浙江解元、东鄞内禺外史丰存叔书”。丰坊的这个手迹至今仍珍藏于日本。其间策彦的宁波文友还送给他一批书籍,如柯雨窗的《古文大全》,方梅崖的《詹仲和遣墨》、《老坡古迹》等。嘉靖二十年(1541),策彦归国前夕,柯雨窗在他的画像上题写了赞语,其中说到:“师日本高僧也,奉使中华,寓于明州,有威仪文学,余幸辱知于师。其徒三英藏主,偶出师小影视予,予为之赞。”这幅题写了赞语的画像现珍藏于日本京都妙智院。临行时,柯雨窗和一批与之相交的友人都到江边为他饯行,雨窗当场画了一幅宁波东门江滨送别图,并题首“衣锦荣归”。黄允中则在《赠怡斋禅师衣锦荣归赋》中刻意描述了感人的送别场景:“辛丑岁复自南涯而望东海临行,时舆马驺呼,嗔咽衢道,百官鹿职,相揖而送。于是俊贤髦时,相与交者,亦扬觯往饯于江滨,雨窗士乃绘图,以题其首,曰衣锦荣归。其内皆吾邦硕贤名大夫,珠玑之华空前,才以属余之序。”(伊藤松《邻交征书》)

嘉靖二十六年(1547,后奈良天皇天文十六年),策彦以日本正使身份第二次抵达宁波,在等待入京和启航放洋期间,他广结当地著名文人学士,如丰坊、黄允中、柯雨窗、叶寅斋、方梅崖、屠月鹿、董秋田、包吉山、赵月川、万英等。以所居住的嘉宾馆为中心,他寻访过城内诸多名胜古迹,如宁波府衙、市舶司、安远驿、迎恩驿、寿昌寺、补陀寺、月湖贺知章祠、四明驿、尚书桥、董孝子庙、延庆寺、天宁寺、城隍庙、孔庙、石将军庙等。丰坊为之作《谦斋记》,称策彦“德性醇粹,通儒佛二教,能诗善书,言不妄发,动必循礼”,指出其“所学之源流,固出自吾中华而被古圣贤之道化者,可无疑矣”。归国之日,方梅崖和屠鹿月、董秋田、包吉山等绘制《谦斋老师归日域图》相赠。叶寅斋又亲笔为该画题序,序中有诗曰:“即今帆归不可留,崇肴饯别鄞江皋。十年再会岁月老,今宵尽饮须酕醄”(伊藤松《邻交征书》)。此外,老翁赵月川也特地赋诗相赠。

策彦周良将两次入明的经过,用汉文写成《初渡集》4卷和《再渡集》2卷。书中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奉使来明朝的行程和交涉经过及在中国所见所闻,成为中日交流的重要文献。同时,他在中国期间还通过多种途经收集到各种典籍27种。其中《再渡集》中就记有他托通事周文衡在宁波代购书籍一事。

此外,伯英德俊和法弟大年祥登曾于后村上天皇正平二十二(1367,元至正二十七年)前后入庆元,至天童参谒了堂惟一禅师及诸山长老。明洪武九年(1376)回国后,伯英德俊历住圆觉、建长、南禅等寺,大年祥登则历住建仁、南禅等寺。后小松天皇应永十一年(1404,明永乐二年)春屋妙葩的弟子适芳随遣明使入明,请天童寺僧撰写了《智觉普明国师语录跋》。后花园天皇永享六年(1434,明宣宗九年),曹洞宗南英谦宗法嗣湖海中珊入明,至天童修学,留明长达19年。这些僧人在归国时带去的大量中国文化典籍和高僧名儒为之所撰的行状、语录、塔铭、顶相赞、诗文序跋等,对推动日本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二、宁波渡日僧

明代,由于日明交通往来频繁,宁波僧前往日本估计也不少,但名传后世的高僧已很少,故史书上所载寥寥无几。现可考的有,后花园天皇永享五年(1433,明宣德八年)奉义教将军命出使明朝的天龙寺僧龙室道渊原来就是宁波人,他于三十岁时前往日本,历住长门安国寺和圣福寺。另外,《空华集》中载有镰仓圆觉寺僧文溪清章即为象山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宁波佛教的对外交流--元代
下一篇文章:宁波佛教的对外交流--近代
版权所有:宁波市佛教协会 地址:解放南路12-14 电话:0574-87304414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版本 网站访问总次数:人次

浙ICP备12045262号 技术支持:宁波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