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本会介绍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慈善功德会 | 本会期刊 | 佛教天地 | 一日禅语 | 国学讲堂 | 明州史话 | 养生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本会制度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僧阶评定办法
发布日期:2025-07-06  编辑: 作者: 宁波市佛教协会   浏览:次  改变字体: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僧阶评定办法

(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规范南传佛教教职人员僧阶,保障南传佛教健康传承,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和《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及南传佛教教义教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僧阶分为:比库、希提、萨米、祜巴、松列、松列尚卡拉扎。

  第三条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僧阶评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热爱佛教事业,信仰纯正,品行良好;。

  (四)身心健康,六根具足。

  (五)无婚姻关系。

  第四条  评定僧阶除需具备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外,按僧阶不同还应相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比库,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认定且已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取得《佛教教职人员证》的南传佛教教职人员;

  (二)希提,取得《佛教教职人员证》,受比库戒10腊(瓦萨)以上,年龄在30岁以上;戒律严明,具有较高的佛教学识,在信教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具有管理寺院和本寺僧团的基本能力;

  (三)萨米,取得《佛教教职人员证》,受比库戒15腊(瓦萨)以上,年龄在35岁以上;戒律严明,在南传佛教院校接受过培训,有较高的佛教学识;能管理好本寺僧团,能引导信教群众过好宗教生活;

  (四)祜巴,取得《佛教教职人员证》,受比库戒20腊(瓦萨)以上,年龄在40岁以上,戒律严明,在南传佛教院校受过正规教育,有较高的佛教造诣和较强的教务管理能力;

  (五)松列、松列尚卡拉扎,取得《佛教教职人员证》,受比库戒40腊(瓦萨)以上,具有中等以上南传佛教院校学历或具有同等南传佛学水平,有深厚的佛教造诣及献身佛教事业的精神,品德高尚,在信教群众中有较高威望。佛教造诣很深、持戒严谨、信教群众特别需要的,戒腊标准可适当放宽。

  第五条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僧阶评定程序:

  (一)比库人选,按照《南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规定的程序取得《佛教教职人员证》的教职人员,视为已获得比库僧阶;

  (二)希提、萨米人选,由本人所在地县(市、区)佛教协会提出,经州(设区的市)佛教协会考核及评定。其中,本人在州(设区的市)佛教协会任职,由该佛教协会提出并评定;

  (三)祜巴人选,由本人所在地县(市、区)佛教协会提出,经州(设区的市)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评定。其中,如本人在州(设区的市)佛教协会任职,由该佛教协会提出,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评定;如本人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任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提出并评定;

  (四)松列、松列尚卡拉扎人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提出,报中国佛教协会评定。

  第六条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评定后,应按照《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报对应的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由评定单位颁发相应僧阶的荣誉证书。

  第七条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一旦被取消教职人员资格,所授予的僧阶同时被取消。

  第八条  南传佛教教职人员若因各种原因还俗,后又重新出家者,根据年龄情况受沙弥戒或比库戒,比库戒腊(瓦萨)不可延续,需重新计算,可晋升僧阶。原则上,仅可晋升至萨米。

  第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佛教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下一篇文章:全国汉传佛教院校学衔授予办法实施细则
版权所有:宁波市佛教协会 地址:解放南路12-14 电话:0574-87304414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版本 网站访问总次数:人次

浙ICP备12045262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浙(2022)0000060 技术支持:宁波合益